1、主材替代:選對平替不降品質
瓷磚不必追求大牌,廣東產優等品通體磚性價比高,600×1200mm規格比大板磚省30%費用;木地板選多層實木復合板,耐磨性接近純實木,價格卻低一半;乳膠漆認準環保認證(如十環標志),中端品牌足夠家用,無需盲目追進口。
2、施工優化:減少人工與材料浪費
水電改造采用“點位計價”而非“全屋換線”,保留原有合格線路,僅增加必要插座;墻面處理跳過沖筋找平(非極簡風格無需),直接刮膩子刷漆;瓷磚鋪貼提前排版,減少邊角料切割,損耗率可從8%降至3%。
3、軟裝策略:硬裝從簡,軟裝迭代
硬裝階段避免復雜造型(如復雜吊頂、背景墻),用乳膠漆分色或石膏線代替,省下5000-1萬元;軟裝(如窗簾、裝飾畫、綠植)后期逐步添置,網購或二手市場淘貨,價格比實體店低40%-60%,還能隨風格調整更換。
4、資源整合:巧用免費設計與團購
裝修公司“免費設計”多為套路,可單獨付費找獨立設計師(費用約50-100元/㎡),出詳細施工圖避免返工;加入本地裝修團購群,集中采購主材(如瓷磚、地板),商家為走量常給折扣,比零售價低15%-20%。
5、細節避坑:省小錢防大損失
開關插座選國產大牌基礎款(如公牛、西門子),功能足夠且比智能款省50%;美縫自己動手(租膠槍+材料約300元),比請工人省2000元;驗收時仔細檢查空鼓、漏水等問題,及時整改避免后期維修花大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