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鏟墻皮:徹底清除舊基層
舊墻皮若出現空鼓、開裂或發霉,需鏟至水泥層或石膏層。使用專業鏟刀或電動鏟墻機,從角落開始橫向鏟除,注意力度均勻避免損傷墻體。鏟除后用掃帚清理浮灰,再用高壓水槍沖洗(僅限耐水墻面),最后用工業吸塵器吸凈殘渣。若原墻為耐水膩子且無損壞,可保留直接打磨;若為普通膩子,必須鏟除重做。
2. 基層處理:修補與加固
檢查墻面平整度,用2米靠尺測量誤差,超過3mm需用石膏找平。針對裂縫,用切割機擴寬成“V”形槽,填入彈性嵌縫石膏并貼牛皮紙或網格布防裂。空鼓區域需鑿除至堅實層,重新抹水泥砂漿。陰陽角用PVC護角條修正,確保垂直度。最后涂刷界面劑(墻固),增強膩子附著力,晾干12小時以上。
3. 刮膩子:分層批刮找平
選用耐水膩子,按粉:水=1:0.5比例攪拌至無顆粒。第一遍橫向批刮,填補大坑洼,厚度不超過2mm;待干透后(約24小時)用砂紙打磨,清理浮灰。第二遍縱向批刮,重點處理局部不平,厚度1-1.5mm;干透后再次打磨,用200瓦燈泡斜照檢查墻面,確保無砂眼、波浪紋。兩遍膩子總厚度不超過3mm,避免開裂。
4. 刷底漆:封閉基層防返堿
底漆需與面漆同品牌,按說明加水稀釋(通常10%-20%)。用短毛滾筒均勻涂刷,避免漏刷或流墜,角落用小刷子補涂。底漆作用是封閉膩子層,防止面漆吸色不均,同時增強附著力。干透時間約4-6小時,夏季可縮短至2小時,冬季需延長至8小時以上。
5. 刷面漆:兩遍成活保質感
面漆不加水或僅加5%水稀釋,第一遍采用“M”形滾涂法,從頂部開始向下滾,再橫向收平,確保無接痕。干透后(約6小時)用砂紙輕磨去顆粒,清理灰塵。第二遍垂直于第一遍方向涂刷,增強覆蓋力與光澤度。施工時保持通風,避免灰塵附著;完工后關閉門窗48小時,讓漆膜自然干燥,防止表面開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