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段:緊急止損,減少損失
發現衛生間漏水到樓下,第一時間關閉家中總水閥,避免水源持續滲漏,加重樓下損失。用拖把、吸水布等清理自家衛生間積水,防止水進一步蔓延。同時,聯系樓下鄰居,告知漏水情況,表達歉意,并協助清理鄰居家天花板、墻面等部位的積水,降低其財產損失。
第二段:排查原因,明確責任
漏水原因不同,責任主體也不同。若因自家裝修破壞水管、防水層,或日常使用不當導致漏水,責任由自家承擔;若漏水是因樓上住戶裝修、使用不當造成,如樓上衛生間防水未做好、水管破裂等,責任在樓上;若為房屋公共管道(如主下水管道)破裂導致,且在質保期內,開發商需負責維修賠償,業主可聯系物業協調。
第三段:溝通協商,達成共識
明確責任后,與責任方友好溝通。若責任在自家,主動提出賠償方案,如承擔樓下天花板修復費用;若責任在樓上,以平和態度與樓上協商,要求其盡快維修并賠償損失;若涉及物業或開發商,提供相關證據,要求其履行職責。
第四段:專業維修,解決問題
根據漏水原因選擇維修方式。輕微漏水可自行購買防水涂料修補,或使用防水膠帶、堵漏劑處理局部漏水點;嚴重漏水,如水管破裂、防水層大面積失效,需聯系專業維修人員,采用砸磚換管、重新做防水等措施。
第五段:保留證據,維護權益
維修過程中,保留現場照片、視頻,維修合同、發票等證據。若協商無果,可向物業、社區反映,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,如向法院起訴,用證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