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期調研,明確預算框架
老房子翻新前,先對當地裝修市場充分調研。了解不同檔次材料、人工的價格區間,咨詢多家裝修公司或施工隊報價。結合自身經濟實力和翻新需求,確定一個大致的預算范圍,比如是選擇經濟實惠型、中檔品質型還是高端豪華型裝修。同時,預留總預算的 20%作為應急資金,以應對裝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增項,如發現墻體需要加固等不可預見的情況。
基礎工程,重點投入保障質量
基礎工程關乎房屋安全和居住舒適度,要合理分配較多資金。水電改造是重中之重,老房子的水電線路可能老化,需重新規劃布局,這部分預算約占 20% - 25%。防水工程也不容忽視,衛生間、廚房、陽臺等區域要做好防水處理,預算占比約 5% - 8%。墻體拆改、新建墻體等基礎結構改造,根據實際需求分配資金,一般占 10% - 15%。
主材選購,平衡品質與價格
主材包括地板、瓷磚、門窗、櫥柜等,預算占比約 35% - 40%。在選擇時,不能一味追求低價,也不能盲目追求高端品牌。可以根據不同空間的功能和使用頻率來選擇主材,如客廳地板可選用質量較好、款式大氣的;臥室地板則注重舒適度;廚房和衛生間的瓷磚要選擇防滑、易清潔的。通過合理搭配,在保證品質的同時控制成本。
軟裝與家電,靈活安排逐步添置
軟裝和家電的預算相對靈活,約占 15% - 20%。可以先購買必要的家具和電器,如床、沙發、冰箱、洗衣機等,隨著時間推移再逐步添置其他軟裝,如窗簾、裝飾畫、綠植等。在購買時,關注商家的促銷活動,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。
嚴格把控,避免預算超支
裝修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預算執行,定期核對費用支出。對于施工過程中的增項,要謹慎評估其必要性,避免不必要的開支。同時,與裝修公司或施工隊簽訂詳細的合同,明確各項費用和施工標準,防止后期扯皮增加費用。